晚上,昏黄的灯光下,孩子们的鼾声此起彼伏,而我却在梦境边缘挣扎。突然,小家伙的呼喊声打破了宁静:“妈妈!妈妈!”我心中一阵紧张,但身体像是被重锤压住,仿佛装上了铅。每次这个时候,我都会闭上眼睛,假装自己还在沉睡,希望他们能自个儿解决问题。
当然,我知道,这样的选择并不是出于对孩子的不关心,而是为了保留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。毕竟,长时间的高强度照顾会让我感到疲惫不堪,心力交瘁。于是,我选择在这短暂的安静中,给自己一点喘息的机会。
然而,假装睡着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。最终,我总会被孩子的小手摇醒,被他们稚嫩的声音打断深度睡眠。孩子们无疑是最真实的监测仪,无论我多么努力地掩藏自己,他们总能轻易察觉到我是否真的睡着。
或许,在这份亲子关系中,逃避不是解决之道。真正的陪伴和倾听,才是我应该给孩子的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会努力调整心态,让每一次被唤醒成为一段温馨的亲情时光,而不是简单的逃避。